近日,一条一线工人安全帽一碰就碎的视频引发热议。视频中,一名建筑工人模样的男子手持两个安全帽,据其介绍,其中黄色的是一线工人安全帽,红色的是领导的安全帽。两个安全帽碰撞之后,黄色安全帽的顶部直接被砸碎。
对于该视频反映的问题,4月17日,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转发视频并表示: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,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?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决不能流于形式,浮于表面。
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称,根据国家标准规定,安全帽要符合GB2811-2007《安全帽》要求,安全帽的选用要符合GBT 30041-2013《头部防护 安全帽选用规范》要求。
据了解,GBT 30041-2013《头部防护 安全帽选用规范》由国家标准委在2013年12月17日发布,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。GB2811-2007《安全帽》中要求,安全帽应按照 GB/T2812-2006 中4.3 规定的方法,经高温、低温、浸水、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。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,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。
安全帽不安全的背后,其实是一场关于生命安全质量保障的拷问。
防水工人作为一线施工人员,安全帽一样是他们的标配,安全帽的质量关乎他们的生命安全,那么他们的安全帽是否真的安全呢?
安全生产责任流于形式酿成的悲剧,我们已经看得太多,一线工人无疑是其中最脆弱的群体。如果连这样一顶小小的安全帽,一个再基础不过的保障都为零,何谈其他?
希望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,不要停留在语言上的敲打,而是真刀实枪地,把种种不安全的因素挡在门外!